返回首页

出土帛书最多的出土文献?

51 2024-03-24 22:43 admin

一、出土帛书最多的出土文献?

长沙马王堆出土帛书

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20余万字的帛书和竹简,内容涉及战国至西汉初期政治、军事、思想、文化及科学等各方面,有如《周易》等传世文献,也有我国最古老的天文书、医书,还记载了养生方、房中术等,堪称“百科全书”。这些帛书和竹简可作为校勘传世古籍的依据,不仅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,也为研究汉代书法及书法演变、发展提供了珍贵的依据。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。

二、惯性玩具车不跑了怎么修?

如果没有损坏零件在只能上涂点润滑食用油也行

三、锁阳出土的和不出土的有啥区别

锁阳出土的是药材,不出土的是植物。

四、6-18月龄的开放性玩具?

6~18个月0的开放性玩具,6~18个月的话,也就是一岁半,我觉得一个一岁半的孩子,他能够玩的玩具,厢式积木,还有球之类的东西可以玩这些 你要是玩一些刀啊剑啊的,他有危险性啦,像六个月的孩子的话,可以玩一种手10之类的东西 他也玩不了什么太复杂的

五、1岁半女宝宝的开放性玩具有哪些?

1岁半女宝宝的开放性玩具有以下几种

积木、乐高、雪花片、磁力片等等。

六、出土最早的史书?

1993年10月,郭店楚简出土于沙洋县纪山镇郭店一号楚墓.这是一次轰动全世界的考古大发现.

郭店楚简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原装书.共804枚,其中有字简726枚,简上字数13000余个.经古文字专家研究整理得知,郭店楚简全部为先秦时期的18篇典籍.其内容为儒家和道家两派著作.道家著作有《老子》(甲、乙、丙)三篇和《太一生水》,儒家著作有《缁衣》、《鲁穆公问子思》、《穷达以时》、《五行》、《唐虞之道》、《忠信之道》、《成之闻之》、《尊德义》、《性自命出》、《六德》、《语丛》(四篇).众所周知,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使先秦大量的学术典籍付之一炬,但郭店楚简在此之前深埋地下,逃过了这一劫难,得以重见天日.

郭店楚简的出土解决了中国儒家思想发展史上遗留的重要学术问题,填补了孔孟之间一百多年的思想理论空白;向我们展示了先秦时期儒道两家和平共处的信息;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最古老的宇宙生成模式.

郭店楚简因其内容丰富,价值独特.1998年《郭店楚墓竹简》一书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并向海内外公开发行后,引起了中外学者研究古书的热潮.德国著名汉学家瓦格纳教授称“世界上只有1947年埃及出土的大批基督教的佚书可与郭店楚简的出土相提并论”.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这样评价:郭店楚简出土以后整个中国哲学史、中国学术史都需要重写.目前,在我国许多高等院校还专门开设了郭店楚简的课程.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中也将因郭店楚简的出土增添新的内容.

七、芋头出土的样子?

芋头发芽了长什么样?

他牙后长出来的。小叶子。象小滴水观音。

八、出土最早的论语?

《论语》现知最早的版本出自近期新出土的海昏侯刘贺的墓葬。

海昏侯墓出土了约5000支竹简,涉及《论语》《易经》《礼记》《孝经》等许多典籍其中有一支竹简获得了不少关注。这支竹简保存较好,墨写隶书,字迹清晰,有24字简文,包括以下段落:

[孔]子智(知)道之昜(易)也。昜(易)昜(易)云者三日。子曰:“此道之美也,莫之御也。”

很巧的是,甘肃居延的肩水金关汉简有一部分“戍边吏卒习字简”,也曾发现相似的简文:

“孔子知道之昜(易)也。昜(易)昜(易)云者三日。子曰:‘此道之美也’”

这处竹简出土地址相隔数千里,内容却很相似,又不见于今天所能见到的各种先秦文书。那么,这些简上所写的内容在表达什么,这些文字出自什么典籍?

(一)失传的“子曰”

通常认为,海昏侯汉简和金关汉简的这两段文字都来自同一部书,即国人很熟悉的《论语》。然而如今流传下来的《论语》,却没有和这段话相似的内容。

这是因为,《论语》在汉代的时候曾经被“再加工”,有的语句被剔出去了。今天我们所见的《论语》以《学而第一》开始,《尧曰第二十》结束,一共二十篇。但根据《汉书·艺文志》,当时的《论语》可以分为齐论语、鲁论语、古论语等不同版本,每个版本的语句都有差异。齐论语多《问王》《知道》两篇,共二十二篇。

相对而言,鲁论语更受重视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说西汉张禹把《鲁论》与《齐论》“合而考之,删其烦惑”, 从《鲁论》二十篇为定,除去了《问王》《知道》两篇,号《张侯论》。《张侯论》的影响不小,汉代大儒郑玄为论语作注的时候,即以《张侯论》为本。一来二去,到了汉末魏晋,《齐论语·知道篇》就失传了。《戴记·乡饮酒义》说:“‘孔子曰:吾观于乡,而知王道之易易也。’此即《知道》。”算是勉强为后人留下了一条线索。

直到金关汉简出土,才引起了对《知道篇》的猜测,而海昏侯墓汉简又一次证明了这种猜测。汉代“知”、“智”互通,海昏侯墓出土竹简中把《论语》中“知者乐水”写成“智者乐水”,而且《论语》每篇的题目都来自该篇首段的第一句话,因此 “[孔]子智(知)道之昜(易)也”,有极大可能就是失传近两千年的《齐论语·知道篇》的首章。

已经失传的《齐论语》重新发现,这本是好事。但问题也随之而来:这支竹简、这句话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?

(二)何为“易”

[孔]子智(知)道之昜(易)也。昜(易)昜(易)云者三日。子曰:“此道之美也,莫之御也。”

这句话别的地方都好理解,“智”就是“知”,意思是知晓;“道”,孔颖达等人理解为“王者教化之道”,杨军在《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<论语·知道>简初探》里也认为是“王道”,实际上作“君子之道”解读亦可。

《孔子家语·颜回》的“孔子谓颜回曰:‘人莫不知此道之美,而莫之御也,莫之为也。何居为闻者,盍曰思也夫’”,这段话的“莫之御也”通常作为“没有人去应用”来解释,可以作为这一则《论语》的参照。

主要问题在于“昜”字很难读懂。

一般认为,“昜”就是“易”, 肩水金关汉简“赵国昜阳”即《汉书·地理志》所载赵国的“易阳”。 现在的《论语》中出现了十二次“易”字,有两次作“变革、改变”解释,如:

天下有道,丘不与易也。

滔滔者天下皆是也,而谁以易之?

孔子在谈到“道”的时候,很少强调“道”的可变性。大多数的时候,他坚信有一种不移之道,是为修身治国之总则。所谓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”,“笃信好学,守死善道”,“君子学以致其道”,“吾道一以贯之”,都可以看出孔子之道是标准,是原则,是规律的表现,即使随着时代的不同,“礼”的细节可能有所增益,但作为核心的“道”是不会变的。那么,这里用来形容“道”的“易”,应该不是变革之意。

《论语》的“易”有七次作“容易”解释。比如

子曰:“贫而无怨难,富而无骄易。”

人之言曰:“为君难,为臣不易。”

此外,孔子说“礼,与其奢也,宁俭;丧,与其易也,宁戚。”这里的“易”,杨伯峻解释为“把事情办好”,李零解释为“简易”。联系句意,以李零所说比较合理。因此,实际上《论语》之易,绝大多数时候指的是简单、容易。

那么这一则“语录”的意思就成了:

孔子知道“道”是很简单的,连说了很多天“真简单啊”,他说,“这就是道的美,可惜没人照着去做。”

(三)另一种解读

以上是一种常见解释,但这种解释并不是唯一解释。

全林强博士则认为,“昜”应该通过音、义转而为“绎”字,是周天子和诸侯举行的“绎祭”。这个祭祀活动有尸参加的时间总共为三天,所以“绎绎三日”。他认为,“道”不是“王道”,而是祭祀之礼。这一句的翻译就成了:

孔子熟知祭祀之礼中的绎祭,每一次绎祭都有三天。孔子赞叹说:“祭祀之礼如此盛美,没有什么东西能与之相媲美的了!”

这是一种很新鲜的解读方式。问题在于:

其一,《论语》中“道”出现了60次,没有一次可以作“祭祀之礼”来解释。孔子思想固然以“礼”为中心来追求“道”,但“道”的地位显然比“礼”要更高,二者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。“礼”是随着时代可以调整的,孔子说治国要“行夏之时,乘殷之辂,服周之冕”,要改回便于农业生产的夏历。过去的礼帽用麻料来织,即麻冕,他赞成大家用丝料,这样省俭些。而作为总规律、总原则的“道”需要一以贯之的稳定性,如果能在短短的时间里不断调整的话,它也就不是道了。

其二,他认为“昜昜云者”就是“绎绎云者”就是“绎绎者”,“云”无义,这种译法还存疑。杨伯峻在注释《论语》时说到“礼云礼云,玉帛云乎哉?乐云乐云,钟鼓云乎哉?”认为这里出现的六个“云”是语气词,无义,但这种理解准不准确还难说。这里的“礼云”、“乐云”的“云”,翻译成“说”也完全没有问题。

其三,全林强认为,“绎绎云者三日”就是“每一次绎祭都有三天”。这种说法不符合春秋时期实际。

春秋时有“绎祭”吗?孔颖达注《尚书》“高宗肜日”说,“殷曰肜,周曰绎”,《尔雅》也说“周曰绎,商曰肜”。因此全林强认为,“绎祭”是周代专属于天子和诸侯的一种祭祀活动的专名。

但是作为独立祭祀活动的所谓“绎祭”,先秦典籍中不见,这种说法最早出于汉朝,有很大可能是汉儒们想象出来的。《诗经》提到“绎”时指的是队伍连续而有秩序的样子,比如“赤芾金舄,会同有绎”,“以车绎绎”。《左传·宣公八年》倒是在祭祀活动中提到“绎”了:

“辛巳,有事于大庙……壬午,犹绎。万入,去籥。”

这句话的意思是,辛巳(六月十六)这天,鲁宣公在大庙举行禘祭,壬午(六月十七)继续。“绎”是继续的意思,并不是某种单独的祭祀。

更重要的是,孔子对鲁宣公这次“绎”非常不满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说,仲尼批评鲁宣公这次禘祭说:“非礼也,卿卒不绎。”

鲁国的禘祭延续到第二天是不合礼制的。鲁国因为周公的原因,周天子特许举行禘祭,但作为诸侯,鲁国即使举行禘祭也不能“绎”,不能持续到第二天。杨伯峻注释《左传》解释“犹绎”说,“犹者,可已之辞也”,作者隐晦地表示第二天的“绎”是不应该的,因此才用了“犹”字。持续到第二天尚且非礼,还谈何“每一次绎祭都有三天”呢?

对这样一场不合礼制的祭祀,孔子会感叹说“道之美也”吗?《论语》里有两则孔子谈到鲁国禘祭的语录,都是批评态度的,“美”从何来?

(四)我们不知道的《知道篇》

海昏侯墓出土了《论语》竹简,使它成为迄今所见随葬《论语》抄本最早的墓葬。这一支竹简年代早,又是早已不传的佚文,意义相当重大。

目前来看,把《论语·知道篇》首章解读为孔子感慨“道”之简单,应该比较符合原意。但下面还有层层叠叠的各种问题,是我们捉摸不透的:

第一,为什么张禹要把《知道篇》抽掉?他认为《知道篇》有什么问题?《论语》是孔子言行的记录,他是否认为《知道篇》的来源不是孔子才删除出去?

第二,这一则《知道篇》的解读到此并未完全结束:孔子在大约多少年纪、什么情况下说出这句话的?从文本来看,似乎是孔子刚总结出自身之“道”的喜悦表现。孔子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大致在三十多岁的期间了,毕竟他“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”。那么此时孔子的年纪可能在三十余岁,记录这则语录的是他的早期弟子。

有没有某种可能,这是孔子晚年学习《周易》之后的感叹?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说,孔子晚而喜《易》,读《易》读到韦编三绝,还感慨地说,“假我数年,若是,我于《易》则彬彬矣”——这里“道之易”的“易”解读为《周易》,是否可行呢?

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,“道之易”,“道之美”,易在何处,美在何处,孔子并没有说。海昏侯墓出土了约5000支竹简,涉及《论语》《易经》《礼记》《孝经》等许多典籍其中有一支竹简获得了不少关注。这支竹简保存较好,墨写隶书,字迹清晰,有24字简文,包括以下段落:

[孔]子智(知)道之昜(易)也。昜(易)昜(易)云者三日。子曰:“此道之美也,莫之御也。”

很巧的是,甘肃居延的肩水金关汉简有一部分“戍边吏卒习字简”,也曾发现相似的简文:

“孔子知道之昜(易)也。昜(易)昜(易)云者三日。子曰:‘此道之美也’”

这处竹简出土地址相隔数千里,内容却很相似,又不见于今天所能见到的各种先秦文书。那么,这些简上所写的内容在表达什么,这些文字出自什么典籍?

(一)失传的“子曰”

通常认为,海昏侯汉简和金关汉简的这两段文字都来自同一部书,即国人很熟悉的《论语》。然而如今流传下来的《论语》,却没有和这段话相似的内容。

这是因为,《论语》在汉代的时候曾经被“再加工”,有的语句被剔出去了。今天我们所见的《论语》以《学而第一》开始,《尧曰第二十》结束,一共二十篇。但根据《汉书·艺文志》,当时的《论语》可以分为齐论语、鲁论语、古论语等不同版本,每个版本的语句都有差异。齐论语多《问王》《知道》两篇,共二十二篇。

相对而言,鲁论语更受重视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说西汉张禹把《鲁论》与《齐论》“合而考之,删其烦惑”, 从《鲁论》二十篇为定,除去了《问王》《知道》两篇,号《张侯论》。《张侯论》的影响不小,汉代大儒郑玄为论语作注的时候,即以《张侯论》为本。一来二去,到了汉末魏晋,《齐论语·知道篇》就失传了。《戴记·乡饮酒义》说:“‘孔子曰:吾观于乡,而知王道之易易也。’此即《知道》。”算是勉强为后人留下了一条线索。

直到金关汉简出土,才引起了对《知道篇》的猜测,而海昏侯墓汉简又一次证明了这种猜测。汉代“知”、“智”互通,海昏侯墓出土竹简中把《论语》中“知者乐水”写成“智者乐水”,而且《论语》每篇的题目都来自该篇首段的第一句话,因此 “[孔]子智(知)道之昜(易)也”,有极大可能就是失传近两千年的《齐论语·知道篇》的首章。

已经失传的《齐论语》重新发现,这本是好事。但问题也随之而来:这支竹简、这句话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?

(二)何为“易”

[孔]子智(知)道之昜(易)也。昜(易)昜(易)云者三日。子曰:“此道之美也,莫之御也。”

这句话别的地方都好理解,“智”就是“知”,意思是知晓;“道”,孔颖达等人理解为“王者教化之道”,杨军在《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<论语·知道>简初探》里也认为是“王道”,实际上作“君子之道”解读亦可。

《孔子家语·颜回》的“孔子谓颜回曰:‘人莫不知此道之美,而莫之御也,莫之为也。何居为闻者,盍曰思也夫’”,这段话的“莫之御也”通常作为“没有人去应用”来解释,可以作为这一则《论语》的参照。

主要问题在于“昜”字很难读懂。

一般认为,“昜”就是“易”, 肩水金关汉简“赵国昜阳”即《汉书·地理志》所载赵国的“易阳”。 现在的《论语》中出现了十二次“易”字,有两次作“变革、改变”解释,如:

天下有道,丘不与易也。

滔滔者天下皆是也,而谁以易之?

孔子在谈到“道”的时候,很少强调“道”的可变性。大多数的时候,他坚信有一种不移之道,是为修身治国之总则。所谓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”,“笃信好学,守死善道”,“君子学以致其道”,“吾道一以贯之”,都可以看出孔子之道是标准,是原则,是规律的表现,即使随着时代的不同,“礼”的细节可能有所增益,但作为核心的“道”是不会变的。那么,这里用来形容“道”的“易”,应该不是变革之意。

《论语》的“易”有七次作“容易”解释。比如

子曰:“贫而无怨难,富而无骄易。”

人之言曰:“为君难,为臣不易。”

此外,孔子说“礼,与其奢也,宁俭;丧,与其易也,宁戚。”这里的“易”,杨伯峻解释为“把事情办好”,李零解释为“简易”。联系句意,以李零所说比较合理。因此,实际上《论语》之易,绝大多数时候指的是简单、容易。

那么这一则“语录”的意思就成了:

孔子知道“道”是很简单的,连说了很多天“真简单啊”,他说,“这就是道的美,可惜没人照着去做。”

(三)另一种解读

以上是一种常见解释,但这种解释并不是唯一解释。

全林强博士则认为,“昜”应该通过音、义转而为“绎”字,是周天子和诸侯举行的“绎祭”。这个祭祀活动有尸参加的时间总共为三天,所以“绎绎三日”。他认为,“道”不是“王道”,而是祭祀之礼。这一句的翻译就成了:

孔子熟知祭祀之礼中的绎祭,每一次绎祭都有三天。孔子赞叹说:“祭祀之礼如此盛美,没有什么东西能与之相媲美的了!”

这是一种很新鲜的解读方式。问题在于:

其一,《论语》中“道”出现了60次,没有一次可以作“祭祀之礼”来解释。孔子思想固然以“礼”为中心来追求“道”,但“道”的地位显然比“礼”要更高,二者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。“礼”是随着时代可以调整的,孔子说治国要“行夏之时,乘殷之辂,服周之冕”,要改回便于农业生产的夏历。过去的礼帽用麻料来织,即麻冕,他赞成大家用丝料,这样省俭些。而作为总规律、总原则的“道”需要一以贯之的稳定性,如果能在短短的时间里不断调整的话,它也就不是道了。

其二,他认为“昜昜云者”就是“绎绎云者”就是“绎绎者”,“云”无义,这种译法还存疑。杨伯峻在注释《论语》时说到“礼云礼云,玉帛云乎哉?乐云乐云,钟鼓云乎哉?”认为这里出现的六个“云”是语气词,无义,但这种理解准不准确还难说。这里的“礼云”、“乐云”的“云”,翻译成“说”也完全没有问题。

其三,全林强认为,“绎绎云者三日”就是“每一次绎祭都有三天”。这种说法不符合春秋时期实际。

春秋时有“绎祭”吗?孔颖达注《尚书》“高宗肜日”说,“殷曰肜,周曰绎”,《尔雅》也说“周曰绎,商曰肜”。因此全林强认为,“绎祭”是周代专属于天子和诸侯的一种祭祀活动的专名。

但是作为独立祭祀活动的所谓“绎祭”,先秦典籍中不见,这种说法最早出于汉朝,有很大可能是汉儒们想象出来的。《诗经》提到“绎”时指的是队伍连续而有秩序的样子,比如“赤芾金舄,会同有绎”,“以车绎绎”。《左传·宣公八年》倒是在祭祀活动中提到“绎”了:

“辛巳,有事于大庙……壬午,犹绎。万入,去籥。”

这句话的意思是,辛巳(六月十六)这天,鲁宣公在大庙举行禘祭,壬午(六月十七)继续。“绎”是继续的意思,并不是某种单独的祭祀。

更重要的是,孔子对鲁宣公这次“绎”非常不满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说,仲尼批评鲁宣公这次禘祭说:“非礼也,卿卒不绎。”

鲁国的禘祭延续到第二天是不合礼制的。鲁国因为周公的原因,周天子特许举行禘祭,但作为诸侯,鲁国即使举行禘祭也不能“绎”,不能持续到第二天。杨伯峻注释《左传》解释“犹绎”说,“犹者,可已之辞也”,作者隐晦地表示第二天的“绎”是不应该的,因此才用了“犹”字。持续到第二天尚且非礼,还谈何“每一次绎祭都有三天”呢?

对这样一场不合礼制的祭祀,孔子会感叹说“道之美也”吗?《论语》里有两则孔子谈到鲁国禘祭的语录,都是批评态度的,“美”从何来?

(四)我们不知道的《知道篇》

海昏侯墓出土了《论语》竹简,使它成为迄今所见随葬《论语》抄本最早的墓葬。这一支竹简年代早,又是早已不传的佚文,意义相当重大。

目前来看,把《论语·知道篇》首章解读为孔子感慨“道”之简单,应该比较符合原意。但下面还有层层叠叠的各种问题,是我们捉摸不透的:

第一,为什么张禹要把《知道篇》抽掉?他认为《知道篇》有什么问题?《论语》是孔子言行的记录,他是否认为《知道篇》的来源不是孔子才删除出去?

第二,这一则《知道篇》的解读到此并未完全结束:孔子在大约多少年纪、什么情况下说出这句话的?从文本来看,似乎是孔子刚总结出自身之“道”的喜悦表现。孔子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大致在三十多岁的期间了,毕竟他“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”。那么此时孔子的年纪可能在三十余岁,记录这则语录的是他的早期弟子。

有没有某种可能,这是孔子晚年学习《周易》之后的感叹?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说,孔子晚而喜《易》,读《易》读到韦编三绝,还感慨地说,“假我数年,若是,我于《易》则彬彬矣”——这里“道之易”的“易”解读为《周易》,是否可行呢?

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,“道之易”,“道之美”,易在何处,美在何处,孔子并没有说。

九、出土文献的分类?

出土文献的定义: 原文化部的“古文献研究室”编辑了五辑《出土文献研究》,其涵括的研究对象上自甲骨文、金文、战国盟书、玺印、简牍、帛书、

十、东陵出土的文物?

乾隆和慈禧都是清史上的显赫人物,不言而喻,两墓中的随葬珠宝一定是车载斗量。既然两墓皆被盗掘一空,那么孙殿英及手下官兵的所得一定十分丰富。关于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的殉葬品究竟有多少,如今故宫保存的内务府档案及其他资料有记载,尤其是慈禧墓记载比较详细。

慈禧地宫的随葬品分生前和死后两类,《孝钦后入殓,送衣版,赏遗念衣服》册中,记载了从光绪五年三月二十五日(1879年4月16日)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五日(1908年11月8日)慈禧生前在地宫中安放的宝物,计有金花扁镯、红碧瑶豆、金镶执壶、金佛、珊瑚佛头塔等150余件(各件宝物上的正珠、东珠、米珠络缨达数千颗)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相关评论
我要评论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